日前,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名单公布,江西省共有3个,莲花县坊楼镇田垄村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乐平市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龙南市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位列其中。
据悉,为深度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创新推动新时代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共同开展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行动,今年新建118个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我省精心打造的“阳光站”,如何从全国众多参选站点中脱颖而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阳光站”,看看它们背后的故事。
莲花县是革命老区,革命时期曾有一支11人的妇女慰劳队,她们给驻扎在田垅村的红军缝洗衣服、打草鞋、筹备军粮……在这样的红色文化浸染下,2019年5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江西省妇联兼职副主席甘公荣牵头成立了莲花县坊楼镇田垄巾帼志愿服务站。三年来,协会的志愿者服务队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在坊楼镇、高洲乡、路口镇、南岭乡等乡镇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18支,志愿者超千人。今年,田垄巾帼志愿服务站更是入选了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我想帮助这个困难家庭。”莲花县坊楼镇田垄巾帼志愿服务站接到一通来自广州的电话。打电话的是一名广州的老板,他提出想要帮助莲花县一户困难家庭,资助他们家的三个孩子上学。“真的是太好了,感谢好心人。”志愿站发出一声欢呼。“一对一”帮扶计划是莲花县巾帼志愿者协会针对村里的困难家庭、困境学生等开展的。由志愿者协会成员对全县各乡村进行家访、实地落实困难家庭和困境学生,再四处联系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
甘公荣作为协会一员,更是带头出钱出力。2016年,甘公荣结识了身患尿毒症的小慧,得知她家庭困难,公公有癌症,家里两个小孩读书,全家只靠小慧丈夫微薄的工资支撑着。甘公荣立即决定,一对一帮扶小慧家。跑医院、咨询专家、筹集费用、做配型……2021年,小慧肾移植手术成功。“公荣妈妈比我亲生妈妈还亲。”小慧含泪说道。在甘公荣的帮扶下,小慧的女儿也顺利读上大学。定期走访看望,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解闷,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疏导、“亲情连线”,普及预防性侵、安全防护等知识教育……巾帼志愿者们除了在物质上帮助他们,更是在精神上给与了关爱。
莲花县是劳务输出县,留守儿童占比大,每到周末,许多学生就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为此,莲花县巾帼志愿者协会在高洲、田垅等村利用红色革命旧址设立“红领巾营地”,将老祠堂变身新学堂,召集一批有责任心的教师、公益人物组建成“龚全珍工作室”助学辅导员团队,给留守儿童讲述红色故事,带领他们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教育引导孩子们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赓续革命精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红领巾营地将“每名队员都要做一件好事”设为入营条件,培养孩子们向上向善的情操,同时定期举办公益课外兴趣班,带领孩子们参与“清洁家庭”评选等,让他们从小参与红色名村的建设、传承红色基因。

和乐温暖的家庭,是我们在繁忙工作之余身心休憩的港湾,妇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莲花县巾帼志愿者协会会长陈满娇告诉记者,村里有婆媳闹矛盾,志愿者上门调解后,发现多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为提升妇女素质,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莲花县巾帼志愿者协会在田垅村及周边村的妇女群众中开设“妈妈大课堂”,在闲暇时间为农村妇女开展科学家教、妇女权益保护、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树立和发扬“四自”精神,争做新时代妇女。同时组织评选表彰一批“好婆婆”“好媳妇”,把她们孝亲敬老、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故事编成快板、三句半等广泛传唱,让更多的妇女学有榜样。“这次被评选为‘巾帼志愿阳光站’,是对我们所有巾帼志愿者工作的肯定。我们将继续发挥巾帼力量,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陈满娇说。
来源:江西省妇联融媒体中心·东方女报社 记者 黄心仪